天虎科技  >  正文

上半年政策频出,惠及成都4.6万家新经济企业

2019-06-25   来源: 天虎科技

 

新经济正在成为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截至5月,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共46072家,仅次于广州、深圳和杭州,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1一5月,全市百家新经济重点监测企业净入库税收7.83亿元,同比增长39.08%。

新经济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成都上半年新经济相关政策、规划频出,涉及大数据、5G、电商、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绿色环保、科技金融等多个产业,天虎科技将值得重点关注的政策梳理如下。

大数据

 

1.《成都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

 

提出努力将成都打造为全国大数据治理创新领先城市、全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区和国际化大数据市场集散中心。到2020年,重点培育3至5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数据集1000个以上,打造行业大数据应用示范20项以上、专业性大数据服务平台和行业加速器10个以上,制定大数据标准规范10项以上;

 

力争培育大数据独角兽企业1家以上,培育收入规模超10亿元大数据企业5家以上,培育收入规模超亿元大数据企业40家以上;集聚国内外顶尖大数据人才不少于30人,大数据从业人员规模达到6万人以上;大数据核心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2.《成都市引进培育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

 

提出成都市将用3年时间支持培育6000名各类大数据人才,并带动聚集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6万名以上;用5年时间支持培育10000名各类大数据人才,并带动聚集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10万名以上。

 

具体来看,成都市对引进的大数据顶尖人才和团队,按照相关政策给予60万元至500万元资助;同时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大数据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大数据领军人才,成都将给予当选者每人10万元奖励。并对满足条件的优先发放“蓉城人才绿卡”,享受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园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创业扶持等相应政策保障。

 

3.《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提出强化产业支撑,对第三方数据中心、工业云、互联网和大数据服务平台使用互联网带宽进行补贴;对购买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进行补贴,按照购买服务费实际支出金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年的补贴;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加速器大数据平台补贴,按平台投资额的30%,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贴……

 

在推进大数据应用方面,提出对大数据产业标准制定奖励、对大数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进行补贴,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同时进行大数据实用人才培养和领军人才评选等支持。

 

5G

 

5G越过试商用阶段直接进行商用,是一次没有“预备动作”的直接赛跑,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加速5G商用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定位。成都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也一直持续着5G产业落地加速,在今年上半年主要出台了两个政策:

 

1.《成都市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从创新创业、5G产品研发、5G企业引育、产业集聚发展、完善5G网络配套、优化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给予支持。

 

其中支持5G核心产品研发部分提出,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围绕新型移动终端、网络核心芯片、中高频器件、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和系统软件加强研发创新,打造5G自主软硬件体系。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开展5G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围绕5G开展重大科技创新,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鼓励5G企业吸纳并转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按规定给予高校院所研发团队(个人)、企业、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资金补助。

 

在支持5G产品推广应用方面,重点支持在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智能驾驶、无人机、工业互联网等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率先开展5G试点示范应用,并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领域延伸,优先向本地5G优秀解决方案和产品释放市场,引领和推动垂直行业融合创新。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引导作用,对符合规定的首购产品可直接采购,对订购产品可采取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重点支持5G重大创新产品的应用。对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5G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示范项目,按投入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影响大、产业带动作用强的特色项目,可根据投入、效果、影响综合评定给予补贴。

2.《成都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要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产业聚集地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四大主要任务”,深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着力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四大主要任务包括网络供给、应用示范、生态构建和产业培育,其中应用示范要求着重推动5G在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智能驾驶、无人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垂直行业中的应用,打造全国创新应用示范区。

 

电子商务

 

相比于杭州等城市,成都缺少电商领域的巨头企业。因此成都也在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为主线,以创新发展、平台培育、产业赋能和区域协同为重点,加快推进流量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国际化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此规划了2019年电子商务产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从营商环境进行积极改善。

 

1.《2019年成都市电子商务工作计划》

 

全年力争实现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 19000 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 3200 亿元。评定 50 家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50 家市级示范平台企业,纳入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打造 50 个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和 100 个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新建 100 个社区商业文化主题店、特色店、体验店。争取引进 50 家资源配置能力强和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的跨境电商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品质跨境电商营销、交易、交付、物流和技术服务企业,推动 2000 家传统实体企业成功应用跨境电商。

2.《关于优化电子商务从业环境的指导意见》

 

从放宽电子商务经营者登记条件、优化注册方式、纳税服务、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完善服务体系6个方面提出12条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将放宽市场主体工商登记,鼓励支持市域内和市域外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登记注册,同时创新性地将网络经营场所即网店网址,作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进行登记。

 

该《意见》旨在通过减要件、简环节、优流程,努力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营造公开公平的电子商务竞争环境。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成都推出《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加快推进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助力成都“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制定本政策。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对科技型企业上一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研发经费投入新增部分,分级分类按照最高10%的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后补助支持。

 

政策还支持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创新。支持面向5G、超高清视频、VR/AR、集成电路、车联网等融合应用领域,建设集产业监测、评估测试、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中心。对企业投资的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健康医疗”“交通物流”“智慧旅游”“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现代金融”等行业融合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按照投入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一次性补贴

电子信息

 

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出《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成都市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六大领域,攻坚18项重点任务,打造集“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促进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区分工规划来看,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信息安全、智能终端和高端软件,形成规模聚集优势;以成都航空经济功能区、成都军民融合产业功能区、成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成都科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为增长极,重点发展应用电子、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促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以青羊总部经济功能区、现代都市工业功能区、锦江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功能区、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为协同,重点发展工业软件、数字内容、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强软硬融合发展。

 

绿色环保

 

截至2017年,成都环保产业主营收入达到约660亿元,年收入规模以上的环保企业193家,上市公司14家。到2020年底前,成都将力争把环保产业总产值提高到1000亿元。为此成都也提出打造环保产业新格局:

 

1.《成都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主要部署压减燃煤行动、治污减排行动、控车减油行动、清洁降尘行动、综合执法行动、科技治霾行动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列出了44项明确到具体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的重点任务。根据任务清单,12月底前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新增(含更换)物流车均采用新能源车,全年将新增6000辆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560座,充电桩2.3万个。同时,成都还计划在六环路(G4202)以外区域分片区规划建设物流转运基地,六环路(G4202)以内的物流运输以新能源车转运为主。

 

2.《成都市打好环保产业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

 

将围绕环保技术与装备、环保综合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环保产品生产与开发“四大领域”,打造“1113”环保产业新格局,打造环保产品生产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113”环保产业新格局是指建成“一个”环保展馆,每年举办“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产业展览会,成立“一个”环保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制造业、服务业、技术研发“三个基地”,重点将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金堂),高新、锦江、青羊环保服务业园区,龙泉长安静脉产业园作为成都环保产业的“主阵地”。

 

科技金融政策支持

 

成都在上半年也针对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出台了政策支持。

 

比如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文件,包括《关于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构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引进培育交子金融人才实施办法》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成都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提出财政预算安排3亿元,用于引导社会资本促进成都市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培育高价值专利、实施专利布局、探索知识产权运营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科创板政策支持

 

针对科创板在资本市场这一重大机遇,成都率先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的扶持政策》,从开展直接融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降低税费成本、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培育孵化企业和聚集高层次人才六个方面对成都市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予以扶持。

 

根据政策,成都市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上市申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的,给予200万元奖励,企业最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将再获得800万元奖励。若企业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累计将获得1000万元的奖励。

 

研发政策支持

 

为增加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等研发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对实施项目给予经费资助。

 

针对重大创新产品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对经评审符合支持条件的重点新产品、重大创新产品,分别给予20万元、最高200万元资助;面向事关城市发展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经费最高2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2年。此外针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均进行资助补贴。

 

成都高新区政策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一年诞生3家独角兽企业,每年新增科技型企业1.2万余家,企业存量突破14万家……创新活力位居成都前列。在政策制定方面,高新区在今年上半年主要出台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优化产业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鼓励成都高新区企业创新发展,每年预算不少于3亿元财政专项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度R&D经费100万元以上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与成都高新区签订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的企业在享受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同时,给予企业按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实际减免的所得税额50%资金奖励,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对年度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增长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按年度研发投入实际增长额的5%给予最高5000万元奖励。

 

此外,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出台产业培育新政18条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四级梯度培育企业申报、评审。发布首批梯度培育企业及获支持孵化载体的名单,并向首批认定获支持的420家梯度培育企业和52家孵化载体、已成立的4个业界共治理事会授牌,兑现支持资金6516万元。其他产业新政18条措施按计划今年逐一落地后,预计支持企业资金超两亿元.。

 

四川省政策

 

除了成都本地政策,四川省也推出了一些政策,会对成都新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在军民融合方面,推出《促进军民人才深度融合发展九条措施》,探索以人才融合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并首次提出将从今年起创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人才特区,每年遴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创建军民融合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试点,鼓励其推广应用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和人才新政,通过先行先试、典型示范,将其打造成为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试验田、高端人才核心聚集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例如在视频游戏领域,推出《四川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支持核心芯片的研发和量产;推动4K超高清视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型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产业化;加快广电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建设5G移动通信网络、推动通信网络设施IPv6升级;在文教娱乐、视频监控、医疗康养、超高清4K电视频道和4K院线、智慧广电等领域实施试点示范,打造一批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

 

 

天虎科技  尚志

 

联系我们
  • 公司信息: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电话:028-86969141
  • 邮编:610012
  • 投稿邮箱:2224894013@qq.com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华西都市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