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虎科技  >  正文

智能经济

2019-11-12   来源: 天虎科技

智能经济


(一)国际趋势


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16年,AlphaGo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浪潮兴起,因此有人将2016年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各国纷纷开启人工智能竞赛。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德国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10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题为《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确定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七项长期战略。有国家做后盾,微软、苹果、脸书和英特尔等巨头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优先”战略。

2017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了“现代工业战略”,增加47亿英镑研发资金用在人工智能、“智能”能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5G无线等领域。同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数字战略,其中包括了对人工智能的评论,以决定政府和企业将如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201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人工智能产业化路线图,计划分3个阶段推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高制造业、物流、医疗和护理行业效率【32】


(二)国内环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提出智能经济一词。不过那时的智能经济一词,泛指相对于农业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与当下提出的诸多概念相去甚远【33】。如今,借着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智能经济的概念得以演化。

中国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当前多个省、市、地区加大力度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杭州从2014年由工业兴市转向信息经济战略,更加强调数字经济,2019年3月首次提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四个基本标志,重点推进八项举措,首屈一指的是培育50个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布局5G商用、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旗舰企业,拿到数字经济下一个黄金20年“通行证”。

赛迪智库人工智能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势展望》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截至2018年初,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达2000家,正逐步在底层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创新、上层行业应用之间建立初步产业链条。

在基础领域,涌现出寒武纪科技、地平线机器人、深鉴科技、耐能、西井科技等一批创新技术企业。

在行业应用方面,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积累薄弱,核心算法、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的掌握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核心环节受制于人,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随时可能被卡脖子,也使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存在远期隐忧。位于技术基础层的AI初创企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易面临资金链断裂困难。

部分地区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律的总结认识落后于实践发展速度,对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发展实施路径还缺乏实施方案,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总体战略规划,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未能及时跟上技术产业变革的速度。产业链布局存短板,将使创新成果难落地【34】


(三)成都发展概述


1、总体状况

根据赛迪顾问2018年8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通过对近40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进行评价,排出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其中成都位列全国第11位,人工智能从业人数全国占比3.4%,投融资10.1亿元,全国占比1.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智能制造部2018年10月发布《成都智能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从整体产业布局来看,得益于成都市软件产业的良好基础,成都市从事智能服务的企业占比超过了一半,智能制造与关键基础技术分别占比21.25%与14.77%,同时,智能产品在整体产业布局中占比最小,约有7.5%,反映出成都市智能硬件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

在硬件方面,成都的集成电路、芯片及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较好。而软件方面的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则相对薄弱,相关企业落地的有旷视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此外成都也有一些智能经济的早期创业公司。

在智能产品产业方面,无人机和卫星等产品及应用相对领先。但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缺少如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车用微波雷达等相关企业。

在智慧服务各方面,都有相关企业涉足,但其中突出企业不多,与东部企业差距较大。在智能产品行业,有实力的企业不多,行业分布也较为分散,缺少行业龙头企业。

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指出,成都智能产品行业整体呈现哑铃状。哑铃状意思是,两端很强,中间薄弱。首先成都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在二线城市里面优势非常明显。成都的制造业很强,基本上智能智造的关键环节都能找到。但把创新能力转化为产品,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再把商品转换成产业,这中间的几道转化,却难以贯穿。

2、政策规划

成都的智能经济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少不了政策支持。

在智能经济总体规划层面,2018年2月,成都发布《成都市推进智能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基本形成有利于智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智能经济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达到2000亿元,成为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城市样本的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成都将围绕智能技术、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应用场景四个维度,前瞻布局“云大物智”、工业控制、安全保障、芯片与模块、智能硬件、终端与装备、工业软件、无人系统、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十大技术产业领域,聚焦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无人机、卫星定位、智慧城市五大应用场景,着力实施载体建设、创新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四大生态工程,推动智能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人工智能层面,2018年6月,成都印发《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前沿基础研发、新兴产业发展、骨干企业引育、人才高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五大重点计划。明确“人工智能+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交通物流”“人工智能+智慧旅游”“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公共服务”“人工智能+城市管理”“人工智能+现代金融”八项重点工程。

2018年7月,由四川省科协指导,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四川省人工智能联盟在成都成立,将搭建全省人工智能相关科研院所,以及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全省人工智能技术跨越式发展;聚合人工智能技术资源和产学研用、投资、测试、品牌推广力量,推动产融对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应用,打造健全的人工智能生态,希望引领全省人工智能品牌向外发展。

2019年2月,《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积极开拓应用场景,打造最具行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谷”,也明确提出要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AI+健康医疗”示范项目和“AI+交通物流”示范项目,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医院和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和世界一流智能无人机和车联网基地。配套出台的12条《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条条实用。

这12条配套政策,从加快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全面营造产业生态3个方面给予支持。

在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方面,成都明确要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行业融合应用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上平台用服务4个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在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方面,支持“AI+企业培育”工程、“AI+产业沙箱”培育计划、“AI+场景应用”具象化工程示范。

在全面营造产业生态方面,成都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孵化,最高给予2亿元资助;对来蓉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的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为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成都将对科技型企业上一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研发经费投入新增部分,分级分类按照最高10%的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后补助支持;对龙头企业投资的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成都将按吸收的创业风险投资金额给予最高不超过1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35】

3、活跃企业

虽然相比东部沿海城市,成都智能经济的基础还较为薄弱,但也应该注意到,近两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也正在悄然兴起,在制造、交通、客服、安防、医疗、教育、农业、法律等多方面发力对接应用场景。

2018年11月发布的《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指出,成都已有110余家互联网相关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服务或产品,主要涉及家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行业。相较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人工智能重镇,成都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尚还缺少“独角兽”企业和“名片级”典型人工智能应用,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重大应用系统等方面差距较大。

比如极米科技、考拉悠然、英博格、通甲优博、理想境界、晓多科技、宽邦科技、启英泰伦、数之联、易耕云作、精位科技、译马网、准星云学、易瞳科技、斯沃茨、博恩思、封面传媒等一大批本地企业均在开展人工智能研究。这些企业,从早期创企到独角兽,都有分布。

其中,考拉悠然基于自主研发的AI算法,结合场景化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安防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边防、公安布控追逃、交通、学校、景区、小区、写字楼门禁与安防等。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评选出的2018年第一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中,成都共有3家企业的案例入选,分别是准星云学、宽邦科技和启英泰伦。

此外,百度AI、旷视科技、有光科技等知名人工智能企业也纷纷涉足成都,或直接布点,或合作开展业务,蚂蚁金服、京东、字节跳动、华为等公司也在成都布局研发,成都智能经济潜力巨大【36】


(四)部分重点产业


1、人工智能产业

成都优势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应用基础好,文旅资源富集,现代商贸人气聚集,科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本底优势突出,这都为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本地转型升级需求和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强大,也为人工智能在汽车工业、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多领域发展应用场景提供了广阔空间。




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通常分为基础层(计算基础设施)、技术层(软件算法及平台)与应用层(行业应用及产品)。与国内顶级人工智能研发机构相比,成都市人工智能企业多数处于应用层,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核心企业。在资金上,本地的风投资金对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还相对比较冷淡。

目前成都已有百余家互联网相关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服务或产品,主要涉及家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行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比如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成都正在涌现一部分优质人工智能创业项目。

但由于人工智能创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加之成都早期投资环境与东部城市相比尚不够成熟,目前成都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多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某一垂直行业具体场景下做细分,抢占细分领域的领先位置。

2、无人机产业

成都的无人机起步晚,但发展快。2014年,成都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商用无人机产业联盟,以打造集研制、人才培养、市场运营于一体的无人机产业链。2015 年底,郫县( 今郫都区) 政府推进建设无人机“一院三中心”,包括无人机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飞行服务中心、无人机教育中心、无人机展示中心。

2018年7月,成都首个无人机产业协会成立,会员单位包含成都市及周边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无人机、工业无人机、商用无人机、消费无人机、复合材料、软件、航空电子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及航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等共59家单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成都已有无人机企业200余家,相关企业与机构超过500家。




无人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空气动力学和系统工程等诸多学科。其生产制造结合了电子电路、集成电路、信息图像处理、信息传输、网络、电子产品制造、安装、空气动力学、机电和材料等技术,学科技术融合性强,制造工艺流程复杂。但成都拥有一大批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发的顶级军工单位,例如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0研究所、第29研究所等。这些单位的研发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无人机产业在成都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基础较为扎实,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有具代表性的企业,产业上游主要涉及无人机用电池、发动机、电机、电调、舵机、遥控器接收器、任务载荷、机体和桨叶等加工生产,以成都发动机集团和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等较为突出; 中游涉及无人机飞控、图传、导航和无线遥控系统以及结构设计、系统集成测试和飞行测试,代表企业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等; 下游主要涉及无人机的销售与应用服务,成都天麒科技和成都时代星光科技等公司在这方面相对出色。

但从产业链整体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位置,主要涉及无人机的销售和应用服务;中游企业相对较少,集中在高新区、武侯区和温江区等区域;上游企业因为涉及到部件生产,规模大技术门槛高,相关企业较少。



注释:

【32】穆良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抢占智能经济发展先机的战略要素及重点领域》,2017年

【33】朱厚泽,《智能经济与国际经济结构变动趋势》,1998年

【34】赛迪智库,《201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系列报告》,2018年12月

【35】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2019年2月

【36】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年11月


联系我们
  • 公司信息: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电话:028-86969141
  • 邮编:610012
  • 投稿邮箱:2224894013@qq.com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华西都市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