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颜值取胜?流量持续枯竭,品牌如何实现增长……
随着流量的持续枯竭与消费者品味的愈发刁钻,品牌想要吸引新的流量,达到业务增长变得更难了。从私域流量,到社群营销,再到直播带货,各路品牌在追热点、学新玩法的路上疲惫不堪。
6月10日,由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主办,成都高新区孵化载体业界共治理事会、靠谱会承办的高新创E+新经济新营销沙龙在菁蓉汇蓉漂茶馆举行。
SEUOO(香港)国际视觉顾问公司董事长柏厢里,成都新物种咨询CEO、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聘专家导师、腾讯课堂首届讲师大赛十佳讲师展公子(罗俊敏),探讨了新经济下的新营销方式,品牌究竟该怎么实现增长?
展公子:流量枯竭,品牌如何找到新增长?
当下的创业者普遍面临着两重焦虑,一面是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想要获得业务增长实在太难了;另一面是网红“神话”的不断刺激,为什么有的人就能一夜之间带货上千万?
展公子认为,流量持续枯竭已经是老生常谈,然而很多企业真正业务难做的原因在于不聚焦、不约束:微信的风口来了,就去做微信;抖音、快手火了,就去拍短视频;直播兴起,又去开直播。好模式加彻底的执行,才能在流量衰竭的今天做好业务的增长。
在本期活动上,展公子从“新的营销增长”出发,解读了用户与品牌的四象限关系、私域流量是否能解决流量增长、成立几天的社群为什么就失去生命力等问题。
以下为展公子分享的部分干货内容:
1、用户与品牌关系的四象限
用户与品牌的关系就像是谈恋爱,从潜在对象开始,用户也是先知道我们,然后了解我们,再跟我们产生信任,最后才会购买。
品牌跟用户的关系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对于没有粘度、低价值的用户,品牌可以舍弃掉,因为他不会变成你的粉丝,他也不能给你带来实际利益;
有粘度、高价值的用户,品牌也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因为这帮用户平时就在持续地为你消费,在给你创造价值,也不需要花过多心思维护。
对于没粘度、但高价值,以及有粘度、但低价值的这两类用户,是最需要花心思好好运作的,这才是利益和业务的重要来源。
对于没粘度但价值高的用户,证明他是认可你的产品的,但也许出于某种原因,他还有其他的选择,这类用户我们需要找到他不能持续认可的原因,去运作他的粘性,产生更强的关联。
对于有粘度、但价值很低的用户,其实这类用户是最好的裂变基石,对于打折、优惠、团购等活动,这群人就会很愿意通过转发得到实惠。
2、私域流量解决不了流量增长
当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老用户越来越难复购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关注起私域流量。例如社群营销、微信个人号营销、小程序营销等,我有一位做户外运动装备的学员,甚至在陌陌上搭建起了私域流量池。
但是,私域流量解决的不是流量来源的问题,没有流量进来,你如何搭建私域流量?例如能在陌陌上搭建户外装备产品的私域流量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发现陌陌上存在很多相约健身、爬山的群,从而找到了流量的来源。
私域流量本质上是一张用户网,解决的不是流量来源的问题,而是流量——用户——流量的低成本循环增长问题。
每一个进入私域的用户都有着自己对应的关系,当用户成为我的初级会员后,我该怎么把他养成高级会员,这个进阶的通路是什么样的?这些都应该是从一开始布好的阵。运营是把整个环节标准化,使其能够有规律的自己运作。有些小伙伴管理起社群非常痛苦,是因为比如什么时候发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做什么活动没有标准化。
国内目前做得很好的一个案例是完美日记。完美日记首先通过小红书进行展示,并在天猫取得了很好的销量。很多品牌可能做到这一步就为止了,但完美日记将这些流量集中到了微信体系中。
完美日记拥有约400多个个人微信号,这些微信号都叫做小完子。为了塑造小完子的IP,在小完子的微信朋友圈中,除了发布的各种美妆教程、产品折扣、抽奖活动,完美日记找了一名女孩扮演小完子,发一些这名女孩真人出镜的日常生活和自拍照。无论在每一个账号背后的实际运营者是谁,向用户展示出来的,都是小完子这一个角色。
对于完美日记来说,就是将线下的柜哥柜姐销售模式全部搬到了线上,将所有的销售人员变成一个小完子,再通过微信、社群、小程序实现复购。
3、业务增长来自流量体系、产品体系、运营体系
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首先你要解决你的流量从哪里来的问题,整个业务增长的问题一定是流量体系、产品体系加运营体系联合起来解决的。
流量体系的搭建关键需要稳定,不需要看到哪里的流量是最多的,而是要关注哪里的流量是最稳定的。如何引流呢,光凭内容可以引流吗?答案是绝对可以的。用户的需求始终逃不开人类本质需求的5个层次,所以,内容做得好,终有见天日的一天。
产品体系是我们中国创业者最喜欢研究的东西,但是我们研究的不是把这个产品打磨得多么具有匠心,或者通过研究人性去打造产品,而是在研究成本的产品:这个产品成本几块,卖出去几块,功能性是什么。这是产品思维,老板思维,是商业的思维,没有人性化或创新。
运营的前提是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恒定的,例如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年的教程是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改变的,如果每一年的课程都不变,谁还来上课?对用户来说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持续地解决用户价值问题,当用户进入了一个社群后,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社群中待一年?肯定是提供一年持续有效的服务。
4、社群生命周期和目标由运营者限定
很多品牌一直苦恼一件事,社群建立起来没几天就“死”掉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没有管理过社群的生命周期,既然这个世界上都没有一个长期存在的企业,又怎么会有一直存在的社群呢?
社群之所以存活时间短,是因为你没有限定它的生命周期。从一开始,我们就需要锚定一个社群的运营期限,并且想好了这个社群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例如,在一个月内,我们要从一个500人的群里找到50个资深用户。那么第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拉到500个人,我们就要做一些活动,形成一些裂变;第二阶段,我们需要在这500人当中形成转化;第三阶段,是让这500人中的50个人变成我的资深用户。
我们锚定了社群的目标之后,并且去拆解和实现它,我们才拥有了运营的逻辑,才知道接下来一个月我们需要去干什么,这个社群才有可能一步一步走下去。
柏厢里:不要让用户思考,而要让用户感受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貌取人的世界,也生活在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世界,消费者越来越“颜控”,也因越来越忙而在选择产品上变得更“懒”了。
因此,品牌更应该通过视觉营销包装的外在故事体系,通过最直观的感官方式,去吸引消费者,与消费者创造共鸣,进而引导消费。
作为品牌视觉营销的专家,柏厢里在本期活动上,介绍了品牌为什么需要通过视觉效应构建品牌吸引力的原因。
以下为柏厢里分享的部分干货内容:
1、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于思考了,我们更愿意去感受。为什么五星级酒店的大堂总是装修得金碧辉煌?这其实是通过产品体验式设计,让我们即使没有住进过这家酒店,也能够感受到它的高品质。
营销与销售的区别在于,销售是首先要有产品,再去寻找目标客户,而营销是,我告诉你,我就是你所需要的。视觉营销则是整个营销系统中最前端的专业领域,包括客户体验式设计、陈列设计规划原则、空间规划设计、产品的展示调研与设计等,通过视觉营销体系的打造,来吸引消费者,塑造品牌价值,产生产品吸引力,鼓励和推动消费行为的产生。
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非常重要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的产品、服务有没有通过感官来进行包装、再造或升级?
2、最健康的商业思维
很多品牌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是:我的产品成分很好,我的服务掏心掏肺,我的技术全国领先,总之,我的产品是行业里最好的。如果产品卖得不好,就是消费者不成熟。
这其实是典型的产品思维。我一直认为这种行为是很“残忍”的,因为这类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把消费者当成专家,让消费者去思考、去识别哪款产品是好的。
实际上,消费者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去分辨,消费者用的是“用户思维”在指导自己,他们只会想,你说的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
用户思维是感性的,产品思维是理性的,用户思维指导产品思维,才是健康的商业思维。
3、最关键的心理数据
大脑对图像讯息反应速度比其他内容快60000倍,40%的人对图像极度敏感,成年人的注意力是3到6秒。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让人们去思考问题,去对你大段大段的产品介绍文字进行反应,可能吗?消费者立刻就划走不看了。
我们想要我们的心仪对象(消费者)关注我们,我们就必须先要解决吸引力的问题,有了吸引力,我们才可能会有内在露出的机会,才可能跟我们的消费市场形成魔力的联系。
4、营销人是什么?营销人都是“骗子”
做营销,一定要有善意的谎言,要研究人性,找个好的理由和借口为品牌“编故事”,让产品更富有“灵魂”和“温度”。
生意是老老实实做出来的,但品牌一定是玩出来的。如果今天你的产品没有品牌价值,你想要你的产品好卖,或者你的服务好推,一定是伪命题。因为今天是一个物质极度爆炸的年代,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
视觉营销的本质是视觉的故事系统。故事系统与品牌的沟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要用消费者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诠释,你不能跟消费者讲他们不懂的、专业的术语。
视觉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产品体验式设计对于终端越来越重要,例如商场的橱窗设计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视觉营销擅长的是将营销环节当中的所有无形节点可视化,那些看不见的有关品牌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视觉营销,将之变成可以看得见、可以表达出来的图像或图像语言,让消费者不需要思考,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引诱消费者接近你,从而愿意获取你。
天虎科技 彭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