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虎科技  >  正文

“碳中和”火热出圈,新经济企业如何抓机遇?

2021-04-06   来源: 天虎科技

最近,“碳中和”成为了热点。从中央到省市,从政策措施到投资规划、大型企业布局,从环保行业、金融行业到科技行业、工业行业,均展现出了对“碳中和”的关注。碳中和的“出圈”情况如何,创新企业在这之中又将如何把握机遇?


从中央到省市

碳中和“出圈”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0年9月,中国就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中央“十四五”规划中,建议在2035年目标中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战略任务中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在四川省层面,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这是全国首份社会活动层面碳中和省级推广方案。


其中包括开展企业绿色影响力星级评价,逐步将碳中和等低碳发展行动情况纳入绿色会展和绿色生活创建、绿色低碳企业、低碳试点城市等评价体系,探索建设碳中和景区、酒店、餐饮、商超,推广碳中和年会。同时建立“负面清单”,构建碳中和信息定期披露机制,探索建立碳中和“绿名单”和违规“黑名单”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服务平台与“天府信用通”平台互联互通。


在成都市层面,3月底,《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部分行业碳排放率先达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力争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至24立方米/万元以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力争2030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加快建设碳中和示范城市。


具体来看,能源结构方面,推进全域减煤,扩大天然气覆盖面,加速电力设施增容,强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氢能、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深化能源要素价格改革,打造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


产业结构方面,大力发展培育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主动融入低碳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生活方式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不断扩大低碳交通技术应用范围;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探索建设“无废城市”;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行动,不断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低碳化管理,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监测,全面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试点示范、低碳数据支撑和低碳理念普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4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传出消息,为推动全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加快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增长极和新动力源,成都建立了产业功能区综合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产业功能区“调整一批、预警一批、新增一批、优化一批、赋能一批”的动态调整。并正在积极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作为全市第15个产业生态圈。


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动作频繁

创新企业机遇何在?


随着政策规划的推进,国内大型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也正在关注“碳中和”。如腾讯在2021年1月12日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蚂蚁集团在3月12日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在成都,也有部分龙头企业布局碳中和。


通威集团专门成立了碳中和专项工作小组,于2021年2月1日宣布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通过大力发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所发清洁电力实现碳减排,并于2023年前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目前来看,通威是全行业首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民营企业。


据统计,在通威旗下相关产业的整个生产和运营环节,2020年全年外购电力超过70亿度,其中用电总量的67%来自于水电,仅三分之一来自于火电。而通威“渔光一体”为核心的光伏电站目前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20年电站并网规模已超过2GW,年清洁电力发电量超过20亿度。


2月25日,国网四川电力与天府新区进一步明确了共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的具体路径,建设全国首创碳达峰、碳中和分析决策平台——“能源智慧大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3月2日,沃尔沃汽车成都制造基地发布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电气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气候中和等领域,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力争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进行销售,成为国内首个电能碳中和汽车制造基地。




而在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方面,相关规划也在逐步落地。


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该基金是目前国内首支绿色科技企业携手创投机构成立的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试点推出“碳中和”债券。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成功发行全国首批、地方国企首单“碳中和债”——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


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面对逐渐“出圈”的碳中和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协助实现节能减排和技术回收是关键。


例如,固废资源利用既可处置危废又可深度资源化提炼废铜、废铅等多种再生金属以及金银等稀有金属,兼具环保+循环经济减排属性,或将成为碳中和背景下环保行业的“新主线”。而目前,固废处理供需不匹配,据相关媒体报道,实际危废处理比例仅25%左右。


目前成都已推行垃圾分类政策,但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上,成都有不少致力于垃圾分类、固废资源再回收利用的创新企业,如小黄龙环保、奥北环保等。


再如,在节能减排方面,电能是实现“碳中和”重要的能源供给主力。不过,作为生产设备密集型企业,电厂生产环境错综复杂,安全隐患多;工序流程复杂,作业人员专业水平又参差不齐,容易因违章操作引发事故。据不完全统计,电厂生产区7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与作业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有关。要处理现阶段电力工业所面对的安全难题,解决与“人”相关的安全问题是重要切入点。



四相科技项目现场图


四相科技以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协助电厂建立以人员定位为主体的安全监管平台,将安全监管落实到所有与人相关的流程中,既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还能及时优化落后的工序流程,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四相科技已成功完成交付多个电厂项目,例如,针对需要授权进入的厂区内高危区域,可灵活设置电子围栏形状和准入规则,确保重点或高危区域非授权不得进入,误入、闯入等发生时,系统自动告警。


除了依赖政府、企业的努力外,个人也可通过线下植树造林、修复湿地等方式参加和实施碳中和,也可通过线上购买并注销国家碳排放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区域核证碳减排量(如“碳惠天府”机制下的核证减排量)等碳信用的方式实现碳中和。


天虎科技

联系我们
  • 公司信息: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电话:028-86969141
  • 邮编:610012
  • 投稿邮箱:2224894013@qq.com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华西都市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