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打造大数据产业?这场大会在寻找增长点
12月14日,以“共筑产业服务生态,共享数字发展机遇”为主题的2021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谭建荣和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周学立,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卢铁城等领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程飞,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等科研机构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专家、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成渝两地大数据企业代表等190余名嘉宾出席,聚焦大数据产业发展热点领域,共建产业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成渝(成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大数据协会、成都市大数据产业联盟、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重庆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协会支持。
缺少能力驱动型城市
成渝双城应如何互补?
2021年前三季度,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374亿元,在蓉大数据企业超过700家,产业从业人员约11.2万人,大数据发展指数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中西部第一。
大数据创新链应如何赋能成渝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程飞在演讲中提到,成渝数字生态发展均为赶超壮大型,即已经构建了一定数字生态基础,部分维度还有空间;而成渝数字生态模式均属于应用驱动型,即城市在数字产业、社会生活等应用场景方面表现突出。
从城市来看,成都数字生态总指数排名第8,其中数字基础第9,数字能力第7,数字应用第10;重庆总指数排名第10,其中数字基础第8,数字能力第10,数字应用第8。
目前来看,成渝双城缺少能力驱动型城市,因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提升区域数字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程飞以四座城市作为发展模式的案例,北京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圳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上海是创新链和产业链均衡发展,苏州借力城市群创新链发展产业链。以此对比,成渝可分别学习上海、深圳发展。
他认为,成都和重庆两地应相互借力,发展优势产业,在智能制造和数字产品零售等行业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要相互协调,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及人才队伍的差异进一步加强建设人才匹配。
高性能计算云产业将加速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在《算网融合时代高性能计算云产业发展》的演讲中提到,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孤岛已成为制约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算力多元泛在+网络智能一体”将驱动算网融合创新发展。目前,高性能计算“云化”已成为一种创新算力服务模式,侧重于解决“用”,将企业从“建”中解脱出来,对通用超算和行业超算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性能计算云将成为数字变革的算力赋能底座,满足千行百业数字转型对高性能算力的差异化、定制化需求。
“全球高性能计算云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傲立表示,“未来五年HPC市场(包括服务器、软件、存储和运维服务)将达到1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2024年,HPC云服务市场规模达88亿,年复合增长率达45%。垂直领域高性能计算应用上云也将成为主流趋势之一,预计到2024年,生物和制造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领先地位,多媒体、电子、地理、国防、科研、天气等领域的CAGR将大于高性能计算云整体市场的CAGR(17.6%)。“
综合来看,敖立对高性能计算云总结了4大发展趋势:计算业务上云加速;构建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是高性能计算云产业发展根本保障;计算应用软件服务化将成为高性能计算云服务新模式;绿色节能将成为高性能计算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题。
成都企业谈大数据应用
作为成都本土企业,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应用层面进行了分享。
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震提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演进,数据是数产融合的核心。
王震以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的应用场景作为案例,他表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数字化可为乡村装上平衡阀和驱动器,创意信息总结了乡村发展的五大问题,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钱哪来。
如谁来种的问题,目前农村普遍面临空心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因此,可以数据赋能乡村生产资源要素化,融资、融人、融土地,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保障村民“半工半耕”收入来源;如钱从哪来的问题,目前存在资金多流向农业龙头企业,金融征信不下乡等问题,而在大数据赋能下,则有机会实现普惠金融,完善乡村征信体系,实现资金有效扶持。
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蔚洪表示,大数据集团在2017年成为政府数据资产运营主体,并于2018年获得成都市政府数据集中运营授权,搭建起了全国首个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成都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共数据运营服务管理办法。大数据集团基于此,构建“公共数据运营、社会数据融通、科学数据共享”不同路径的流通体系,目前已有28家参控股企业。其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可信,搭建起公共数据与企业需求的沟通桥梁。
持续建设大数据产业生态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新经济委将继续以场景思维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努力打造“西部数都”:一是深化大数据产业“七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发展规划、编制产业图谱、落实专项政策、建设创新平台、丰富企业名录、举办品牌会展、打造场景示范;二是加强城市全量数据集成,加快建设重点行业数据中心,创新社会数据流通机制;三是积极布局基础数字底座,围绕数据库等基础技术培育一批本地大数据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是实施建圈强链计划,探索数据招商;五是创新智慧蓉城场景供给,实施“3+N”场景供给计划,逐步构建“全场景智慧蓉城”。
大会现场,成渝两地科研机构、行业社团、金融机构、企业代表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将围绕大数据、数字经济等产业方面开展研究合作;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成都市大数据协会、重庆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协会将聚焦平台搭建,实现行业资源共享;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知易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将开展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服务;四川发展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推进四川省各地市政府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政务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当前,成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大数据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投融资机构交流对接,加速推动成渝两地大数据产业合作协同,构建大数据产业、技术、人才、应用和服务深度融通的生态系统,助力成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要素聚集地。
天虎科技 彭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