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字化转型下的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11号在上海,在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对接交流会作分享,12号到成都,参加完今天的活动,明天再飞回去。”12月14日,首届数字化转型下的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会议间隙,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无线通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钱良透露了近几天的出行安排,这是他在院企合作开启后的工作常态。
当天钱良教授作为分享专家出席并发布上海交大-四川长虹智能通讯及媒体终端联合实验室的相关成果。一同分享的,还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张小松、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诚、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5G工业互联网部总经理吕平、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专业副总师李湉、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公司结构材料技术研究室主任熊杰、成都天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等10余位专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博、长虹新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诚代表主办方致辞。
本次论坛通过搭建高端装备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等创新资源跨界交流平台,让70余家单位共120余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态势、算力网络、工业软件、数据资产、信息安全等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共探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会后,张小松院长、李诚董事长、钱良教授、王博院长等人接受媒体采访,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他们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思考。
论坛内:
热议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午是电子信息产业主题专场分享,下午分别开展了先进制造产业主题专场分享和圆桌讨论。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张小松
张小松作《高实时工业安全无线技术的发展》专题分享,他详细介绍了工业制造应用无线技术的优势、应用以及研究成果。
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诚
李诚作《云网宽带赋能数字经济产业》专题分享,他从数字经济和云网宽带的概念出发,对其承载的技术和应用的场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长虹网络公司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典型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无线通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钱良
钱良作《以网络和算力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新动能》专题分享,从算力网络赋能实体应用、底层驱动之关键技术、时空敏感数字资产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实验室未来产品的规划。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专业副总师李湉
李湉作《航空发动机数字化工作需求》专题分享,他介绍了成发在数字规划、数字工艺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孪生、数字化车间及产线论证、自适应加工、数字化检测、数据研究等方向的研究进展。
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公司结构材料技术研究室主任熊杰
熊杰作《基于增材制造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践》专题分享,他深入揭示了增材制造在微小型航空涡轮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显著优势。
成都天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
刘华作《复杂电子装备智能制造挑战与趋势》专题分享,他分享了复杂电子装备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并从采、端、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圆桌论坛环节,在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副院长刘钢主持下,李诚、钱良、刘华、熊杰和李湉参与讨论,主要围绕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企业在数字化道路的布局和规划、如何看待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以及共筑数字化转型新格局等方面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服务平台和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上海交大-四川长虹智能通讯及媒体终端联合实验室、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宽带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智远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和四川上交天府科技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表示,未来将联合各合作伙伴,扎实推动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速产品创新和定制化生产,推动产业链链主和链属企业提档升级。
论坛外:
专家建言献策四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热词,部分专家就此发表了一些个人意见。张小松院长直言,高校科研和企业需求之间目前实际上还存在脱节,在过程中,建议建立更有效的激励制度和更标准的转化评价体系。
钱良接受采访
作为院企合作中“院方”,钱良教授认为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人才如何落地,二是产品如何落地。他认为,四川特别是成都,有良好的产品配套、社会配套,人才落地的成本相对较低,是具有优势的。产品方面,四川人对新生事物的接纳能力很强,有消费意愿,为产品落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上海交大-四川长虹智能通讯及媒体终端联合实验室聚焦目标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算力网络构建及相关应用场景落地,二是打通居家养老等垂直领域的产业链环节。前者已经在实验室完成验证,其理念是把原来家庭里的通讯网络转为算力网络,实现信息不仅能传递,更能计算和深度分析,并在家庭场景中完成应用落地。后者需要打通的环节较多,属于2到3年的中远期规划。
李诚接受采访
李诚董事长是“企方”代表,他表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会面临机制、平台、价值衡量等问题。双方合作并建立联合实验室,就是希望解决企业后期需要的技术如何从高校转化的问题。同时双方还联合培养研究生,让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带着课题在企业里学习工作。李诚将这种模式总结为“放下钢笔拿起‘枪’,转身就能上‘战场’”,极大地缩短了人才进入社会企业的适应期。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和成都市将继续携手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决策咨询和干部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空天未来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控制系统与工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双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等5个高能级研究平台,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并组建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二期,共同推动市校合作迈上新台阶。
王博接受采访
“学校为本、人才为本、需求牵引、全面赋能”,这是王博院长总结的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四点理念。展望2024年,他提出“五个重点”工作思路,即面向重点需求、服务重点企业、转化重点技术,孵化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人才。
王博院长表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团队,通过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服”七大创新要素生态,四川研究院将更加积极地推动更多上海交大科技成果在川转移转化,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