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虎科技  >  正文

多功能电子纹身、厘米级室内定位系统•••天府软件园中的那些黑科技项目

2017-12-14   来源: |0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地震波赛跑、挽救生命的地震预警技术,具有高精度生物传感器的电子纹身,厘米级高精度室内定位解决方案······不少过去难以想象的“黑科技”正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走进我们生活。

 

作为成都最富创造力的科技创业者聚集群落,经过多年的孵化、培育,成都天府软件园已涌现了一大批“黑科技”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硬技术”项目早已在多个行业实现落地应用,真正实现了“科技改变生活”。

 

虎哥从中选取了4个“高精尖”技术项目作为代表,涉及地震预警、柔性电子、物联网、VR、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成都在新兴技术领域涌现的创业趋势。

 

美幻科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在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地震面前,科技要如何与地震赛跑呢?

 

在成都天府软件园,有一家自2008年就扎根地震预警领域的创业公司——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暾博士基于美幻科技组建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带领团队掌握了成熟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核心技术体系,其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ICL地震预警体系,连续预警网内39次破坏性地震,真正跑赢了地震波。

 

王暾博士

 

在今年8月8日的九寨沟地震中,在震中发生地震后的第6秒,基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果的地震预警网便开始向用户推送地震预警信息。这一次,随着预警信息通过广播、手机APP、电视弹窗、微博发布等多渠道发布,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王暾及其团队这9年来所做的工作。

 

评价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主要看三个关键技术指标,即:地震预警盲区(越小越好)、地震预警网响应时间(越快越好)和误报率(越低越好)。

 

具体来说,ICL地震预警系统的地震预警盲区半径为21公里,地震预警网响应时间为6秒,连续预警了39次破坏性地震,目前尚无误报、漏报。而日本紧急地震速报系统的地震预警盲区半径为30公里,地震预警网响应时间为9秒,且在过去几年有误报。可以说,ICL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通过持续改进技术系统,还将进一步减少误报率。

 

地震预警相关产品

 

对此,王暾博士表示,ICL地震预警系统的领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吸收日本地震预警中心集中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团队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台站现场处理地震波形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方式,解决了通信延迟和处理速度慢的问题,使得我国地震预警核心技术之一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比日本的快30%;

 

第二,通过对地震监测核心设备进行改良,团队世界首创的引入MEMS传感器用于地震预警,既保证预警效果,又降低建设成本70%以上;

 

第三,团队世界首创融合现地法和异地法的地震预警技术、地震波智能识别技术,确保地震盲区小并且控制误报。

 

王暾团队研发了“地震预警”APP可及时推送地震预警信息

 

目前,应用ICL地震预警技术,已建成了覆盖31省市区、220万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网),占我国地震预警一线区(即人员密集的地震区)面积的90%,覆盖人口6.6亿人。此外,王暾及其团队也正在积极推进与地震多发国家、地区的合作,目前ICL地震预警技术已服务尼泊尔。

 

虽然已搭建好地震预警网,但王暾坦言,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仍是“软肋”。目前,除了拓展手机APP、广播电视、政务微博、专用接收终端等多个地震预警渠道,王暾及其团队也在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学校、社区、化工、地铁、高铁、国防、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及国家重大工程(核电站、核反应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领域均有ICL地震预警系统应用案例。

 

大陆地震预警中心

 

王暾表示,接下来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将致力通过与智能硬件结合、推动电视预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普及民众对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的认识。比如,在今年九寨沟地震中,汶川、北川、茂县等地的民众收到了电视地震预警信息,一些民众采取了避险措施,效果显著。

 

作为创业者,王暾表示,任何创新都会有风险,但创业者一定要有信念,耐得住寂寞,勇于尝试。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暾即决定放弃在奥地利的博士后工作,回国从事地震预警研究、研发与推广应用。为快速组建人才团队同时考虑到地震预警试验需要数据及验证,王暾选择扎根成都,并深入汶川余震区试验,潜心研发、验证预警系统。而正是经过上万次实际地震的公开检验,ICL地震预警系统才能跑赢地震波,为更多人在地震中及时避险争取宝贵的时间。

 

柔电云科

作为未来电子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人体皮肤一样轻薄、柔软、可拉伸的柔性电子,正在为智能制造、运动健康、人体生物等领域带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可能。

 

在成都天府软件园,也有这么一家颇低调、致力把柔性电子技术产品化的创业项目——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试想一下,当具有高精度生物传感系统的柔性电子传感器与你的皮肤纹理完全贴合,既可以记录健康数据,也可以成为时尚电子纹身,是不是很炫酷?

 

2015年7月成立的柔电云科,目前已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柔性电子市场化应用解决方案,可针对各行业应用,提供端到端的产品解决方案。2016年5月,柔电云科获得合力资本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柔电云科COO郭仪表示,柔性电子传感器从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到产品,再到商业化市场应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特别是柔性电子的产品化商业化是一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行业,而这也是柔电云科的核心竞争力。柔电云科即致力成为柔性电子产业生态链上的上游技术供应商,为行业提供产品落地解决方案。

 

在研发端,柔电云科与美国名校、国内知名高校达成合作,为柔电云科提供基础理论研究支撑。柔电云科的专家团队中,科学家鲁南姝博士曾凭借其发明的电子纹身,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TR35青年创新家。此外,团队中还有包括电子、材料以及化学等领域的一流科学家。

 

在产品端,根据市场需求,柔电云科把柔性电子相关技术产品化,可快速实现商业应用。据郭仪介绍,目前柔电云科的柔性电子产品化技术已完全成熟,并构建了自己的生产线,已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其生产的柔性电路产品精度可达纳米级。

 

柔电云科在2017CES展上展出其产品

 

除了在人体生物领域的电子纹身应用,柔电云科的产品已在数字医疗、母婴、运动健康、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开展商业合作。比如,在工业领域,柔电云科与四川矿业合作,为矿工打造了安全头盔,通过内置在头盔中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与注意力情况,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柔电云科已针对核心技术申请了十几项PCT专利,构建了公司技术壁垒。接下来,柔电云科将在全球多地布局,加快“出海”步伐,向世界输出中国硬技术。

 

柔电云科团队在CES展上

 

目前,柔电云科已组建了10多人的团队。郭仪表示,伴随着柔电云科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欢迎有嵌入式研发经验的相关人才加入公司。

 

精位科技

 

在数万人的工厂,通过一个仅有一半名片大小的UWB定位标签,可快速实现对员工、物料、AGV、周转车、周转箱等目标的定位管理;在智慧足球领域,利用UWB定位技术可以记录足球运动轨迹、球员跑动轨迹,包括控球时间、射门速度、持球速度等数据一目了然······这都是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UWB厘米级实时定位方案已实现的应用案例。

 

在万物互联的当下,室内精准定位正在成为刚需。当下GPS定位虽早已普及,但卫星信号不能够穿透建筑物,室内精准定位仍是“盲区”。

 

精位科技即专注于高精度室内实时定位领域,其UWB厘米级实时定位技术精度已可实现1-10厘米的高精度定位,堪称室内的“北斗”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精位科技的UWB厘米级实时定位方案在系统的射频最大射程、定位平台、定位刷新率、网络同步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精位团队在2017华为全联接大会上

 

目前,精位科技的产品已在工厂智能制造、汽车生产线、仓储物流、智慧体育、隧道掘进施工等行业实现落地应用。与此同时,精位科技荣获2017华为年度新新伙伴奖,正式加入华为eLTE生态产业链,成为四川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高科技企业,也是第一家入选“沃土计划”的定位行业技术企业。华为松山湖世界级工厂、华为坂田仓库等项目中均应用到了精位科技的技术。

 

在实现了B端UWB厘米级室内定位案例后,目前,精位科技把目光瞄向C端消费市场,推出UWB高精度主动定位技术“寻ME”方案,打通与手机移动互联端的最后壁垒,开创性的让UWB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消费级用户服务。与服务B端用户不同,面向C端消费级用户时,不特定的人群、不特定的定位区域、庞大的定位数量以及成本要求等均是对企业的挑战。

 

对此,精位科技团队把其UWB高精度定位方案从被动定位升级为主动定位,突破了后台被动计算标签位置时带来的室内定位总数、响应时间上的诸多限制,实现定位标签接受基站发射的定位信号后,自主计算所在位置。真正实现大型公共场所室内定位导航,在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大型无人值守超市将有更广泛应用。精位科技的UWB高精度主动定位技术方案已完成验证,正与相关厂商洽谈合作。

 

目前,精位科技已拥有1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著、2项外观设计专利,构筑了UWB定位技术路线的完整知识产权壁垒。去年年底,精位科技已完成深圳大一资本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正是这样硬技术基因的团队,近期在各大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在科技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电子信息行业初创组比赛中,精位科技获得优秀奖;在第四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精位科技的寻ME主动定位技术获得了2017全球互联网开发创意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冠军······

 

精位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周宏亮表示,接下来精位科技还将致力把定位标签芯片化,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并将深化其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融合,助力室内定位技术真正走入C端消费市场。此外,精位科技还将在定位基站小型化、低成本标签多样化等方向上发力,并进一步推动主动定位解决方案的落地,打造行业标杆应用案例。

 

精位核心团队亮相精位科技2017新技术发布会

 

团队方面,作为联合创始人&CEO的周宏亮,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公司高管经历,并在多个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和MBA导师。精位科技董事长、创始人严鸿曾在通信行业工作30多年,曾任职大型国企领导、中外合资企业总经理等职位,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精位科技创始人&CTO严炜也有30多年的无线通信行业工作经验,并担任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高级合伙人兼深圳精位公司总经理肖波是成电89级毕业生,网易创始人丁磊同班同学,有30年以上研发和管理经验。

 

理想境界

 

一提到“成都造”智能硬件产品,拥有核心专利算法的理想境界绝对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2年成立以来,理想境界一直专注于光场显示与人工智能方向的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并孵化了虚拟世界、观界创宇等多家公司,团队规模达200余人,在深圳、北京、东京分别设有分公司。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理想境界集团合计已申请近400项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150余项,涉及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光场显示等领域。其中,光学与显示技术专利约占50%、算法与交互专利约占30%、人机工程专利约占10%,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大的专利壁垒。

 

在理想境界位于天府软件园C区的办公室里,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整面专利陈列墙,而这仅仅是一部分专利

 

基于在光场显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目前理想境界已有光场显示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VR一体机、360°VR摄像机等系列产品线。

 

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理想境界主要聚焦动作姿态识别、人脸识别、物体识别三大方向。以动作识别为例,其基于深度学习研发的手势轨迹识别模型,手势定位精度可达90%多,可高精度定位手部区域,且不受光照、环境、肤色、人脸等常见干扰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手势轨迹,可以识别出用户想要表达的含义,并作出针对性的响应。值得一提的是,只需通过单颗彩色摄像头即可完成识别,不再依赖昂贵的深度传感器。

 

目前,理想境界的AI解决方案已实现在多个细分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基于动作手势识别,理想境界提供的这套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用户操作模式;

 

在农业领域,该技术已用于夜间猪幼崽智能监控,以保证猪幼崽的成活率;

 

在工业领域,这套算法可实现机器检测硬件生产,有效提高产品良品率。目前,理性境界的VR一体机生产线上已应用了该套算法;

 

在民航领域,受天气影响视线不佳时,这套算法可帮助飞行员有效识别障碍物顺利降落。此外,在公共场所、高铁驾驶室等公共安防领域,可有效识别、监控个体行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VR一体机领域,理想境界孵化并参股成立的成都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IDEALENS K2 VR一体机已是其推出的第二代产品,自上市以来,远销欧美、日韩等海外地区,国内外累计销售上万台。作为消费级VR设备,IDEALENS K2 VR一体机具有体量轻、功耗小、视场大、沉浸感强等优势。目前,虚拟世界也正在研发第三代VR一体机,将主打教育市场。

 

IDEALENS K2 VR一体机

 

在360°VR摄像机领域,理想境界孵化的成都观界创宇有限公司,已研发出21目与4目两款VR全景摄像机,在娱乐、体育赛事等VR直播领域有广泛运用。

 

作为全景影像与4D重建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观界创宇集全景摄像机硬件的生产、租赁、内容制作和项目服务于一体,正全力推进大场景3D建模、实时动态4D建模技术的研发。

 

在团队方面,理想境界创始人宋海涛博士是电子科技大学博士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培博士,也是Google Glass最早期核心预研成员,在可穿戴计算与计算机视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此外,团队成员中还包括多位拥有多年相关领域研究和从业经验的专家和知名科学家。

 

虎 哥 说

 

以上4个项目仅仅是成都天府软件园“硬技术”创业的部分代表。可以看到,每一个项目都是真正的高精尖技术,无论是从团队成员组成,还是从专利布局、技术领先性来看,都代表着其所在行业的领先水平。

 

12月13日,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日前发布的《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进行解读的新闻发布会上,不仅再次重申成都新经济发展目标、新经济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还重点为解决技术、人才、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推出了18条具体的政策措施。这都将为成都高精尖项目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心剂。

 

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的“成都系”高精尖技术项目崛起,从中诞生成都未来的“独角兽”。

 

 

天虎科技   杨梦婷


联系我们
  • 公司信息: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电话:028-86969141
  • 邮编:610012
  • 投稿邮箱:2224894013@qq.com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关注天虎科技微信公众号

华西都市网首页